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本以为生完孩子就万事大吉
没想到,很快就迎来了产后哺乳期的第一个考验
生理性涨奶
“生孩子宫缩痛没哭,喂奶竟然痛哭好几次
感觉都要抑郁了”
“没想到喂奶比生孩子更疼”
乳房胀得像是石头一样,一碰就疼
......
想必这是很多产后宝妈都有过的经历
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01 什么是生理性涨奶?
生理性涨奶,是一种很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是身体为正常泌乳所要做的必然生理准备。
这是由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血液和淋巴液聚集在乳房,导致乳房间质性水肿。
与此同时,泌乳素分泌增加,乳腺腺泡开始分泌大量乳汁,腺泡肿胀变大,由此导致乳腺导管受压,出奶比较缓慢,此时乳房开始充盈,出现肿胀、疼痛,甚至变硬、局部皮温升高等症状。
02 如何预防生理性涨奶?
正确的哺乳姿势可避免乳头疼痛、破损。哺乳姿势多样,喂奶姿势有: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侧卧式。
需要强调的是:让宝宝面对乳房,紧贴母亲,宝宝头、颈、臀保持在一条直线,鼻尖对着妈妈的乳头。妈妈单手用C字型拖住乳房,食指至小指四指并拢,放在乳房下方,拇指放在乳房上方,轻轻将乳房下压,保证宝宝能成功含住乳晕及乳头。
正确的含乳方式可以帮宝宝更舒适地吸吮乳汁。宝宝张大嘴巴,下唇外翻,含住大部分乳晕及乳头,舌头呈勺状环住乳晕及乳房以及你能听见吞咽声或者宝宝满足的小表情,那么就说明宝宝正确的吸吮到乳汁了。
按需哺乳。新生儿胃小,每次吃得不多,同时消化也快,所以宝宝会经常醒来就要吃奶,妈妈们就需要按需哺乳,尽量达到8-12次/天,可使乳腺管通畅,这样不易产生涨奶。
很多宝妈们早期觉得自己奶水少,担心不够宝宝吃,就大量喝一些进补的汤汤水水,而这些油腻的汤水含脂肪较多,容易导致乳腺管的堵塞,因此,早期不要着急喝下奶汤,可多进食一些瓜果蔬菜类的食物,应避免一周内大量进补、发奶的食物,如猪蹄汤、鲫鱼汤等。
除此之外,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很多宝妈产后会出现心情低落、抑郁等症状,因此家属们一定要多关注宝妈的心理变化,也要多鼓励宝妈们,这样乳腺导管才会通畅,乳汁也会顺利移出。
03 生理性涨奶饮食原则&注意事项
生理性涨奶,妈妈们的饮食应遵循以下原则:
均衡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以支持乳汁分泌和自身恢复。
高纤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预防便秘和促进消化。
充足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乳汁的生成和分泌。
避免刺激性食物:禁止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乳汁质量和宝宝的健康。
生理性涨奶期,妈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时进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和乳汁分泌。
少量多餐:每天分多次进食,每次少量,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吸收。
避免过冷或过热食物: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肠胃和乳房。
避免油腻或发奶食物:避免食用猪脚汤、猪脚醋等油腻食物或鱼汤等发奶食物。
注意防食物过敏:部分妈妈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应注意观察并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
04 生理性涨奶期的其他护理建议
适当按摩:轻柔地按摩乳房,有助于促进乳汁流动,缓解乳房胀痛。
正确排乳:一手托乳房,一手用“C”字形手法挤奶,促进乳腺管成熟,加速乳汁流动,缓解乳房胀痛。
适当冷敷:在乳房胀痛或有硬块时,可使用冷毛巾或马铃薯冷敷在乳房上,有助于减轻乳房胀痛。
保持乳房清洁:定期清洗乳房,保持乳房干燥和清洁,有助于预防乳腺炎。
合理安排哺乳时间:尽量保持规律的哺乳时间,避免长时间不哺乳,有助于维持乳汁分泌的平衡。
妈妈来了月子餐,根据产褥期的不同阶段,食谱遵循排-调-补-养的原则分阶段调理,定制符合个体体质的月子餐。
妈妈来了专业的营养师团队,持证上岗,专注孕产妇膳食调理,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精心搭配,让新妈妈们科学饮食,营养均衡,更有利于产后恢复。
欢迎留言咨询,您的需求都将被关注哟~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青年路145号5号楼裙楼3层3015号
联系电话:18538937906